关于东莞理工学院2024年第一届吴仲华班的招生遴选通知

发布时间:2024-09-13

       为加强科产教协同育人,促进科教资源共建共享,继承吴仲华先生的科学思想,提高能源动力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东莞理工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经充分协商,决定共建“吴仲华班”联合培养研究生。学校每年在能源动力、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相关学科专业遴选优秀硕士生组建吴班,由东莞理工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联合培养,院士团队领衔,建立以国家重大项目为牵引的校所导师(组),为研究生提供全过程联合指导,合作开展技术攻关研究。今年计划从2024级能源动力专业研究生中遴选出不超过10位同学加入吴仲华现正与工程热物理所开展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直接纳入吴班。吴仲华班相关制度可见附件1。

       请有意愿报名的同学在9月19日之前填写好《吴仲华班申请表》(见附件2),将纸质版申请表交到机电楼12L305谢老师处。


附件1:

吴仲华班建设制度


一、设立吴仲华班


       东莞理工学院每年在能源动力、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相关学科专业遴选,协议有效期内每一年招收不超过30名硕士生,组建吴仲华班,由东莞理工学院和工程热物理所共同联合培养,学生数量可根据甲乙两方以及项目建设进度动态调整。

       吴仲华班研究生具有东莞理工学院学籍,由东莞理工学院授予学位;采用双导师制培养,每位研究生的两位导师分别由工程热物理所和东莞理工学院双方配备。其中以东莞理工学院教师为第一导师,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教师为第二导师,乙方教师在通过东莞理工学院校外导师资格审核后,以校外导师身份参与研究生培养。

       吴仲华班研究生在东莞理工学院进行课程学习,由东莞理工学院负责提供学生住宿、学习条件、奖助学金和医疗保险。课程学习结束后,研究生到工程热物理所本部或东莞基地(东莞新能源研究院)进行科研、实践工作和学位论文工作,由工程热物理所本部或东莞基地(东莞新能源研究院)负责提供学生科研条件,奖助学金、医疗保险待遇与工程热物理所研究生相同,且研究生同时享受东莞理工学院的奖助学金。为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工程热物理所负责学生在工程热物理所从事科研、实践工作期间的保险购买,发生人身伤害等意外事件的赔偿事宜,按所购买保险的相关规定执行。


二、共同提升吴仲华班生源与培养质量


       1. 择优选拔吴仲华班学生。单列招生指标,以“吴仲华班”名义开展招生宣传,并在普通招生考试生源中择优选拔。

       2. 奖学金。研究所设立年度奖学金,每年评选一次,奖励学业优秀的学生,获奖比例为总人数的60%,“吴仲华班”学生可以参与研究所年度奖学金申请,与研究所相关奖项同步评选,获奖后颁发奖金及奖状。

       3.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参与“吴仲华班”的管理,参加研究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制定,履行研究生教学过程中部分选修课程和前沿讲座的教学任务,课程设置由双方共同协商决定。乙方教师的教学质量需要接受甲方督导,甲方将按照对本校教师的考核要求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乙方教师退出项目教学。乙方校外导师需承担项目内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工作。

       4. 实行项目牵引的合作培养模式。双方联合提供资金支持用于设立吴仲华班项目,项目主题围绕双方优势研究领域,建立以项目为牵引的校所导师(组),为学生提供全过程联合指导,合作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具体项目数量及项目经费,双方另行协商制定。

       5. 吴仲华班学生的专业实践课题、学位论文题目,由甲、乙双方导师协商确定。学生在科研活动中产生的成果,甲乙双方约定按实际贡献署名,规则如下:

       (1)硕士研究生为最主要贡献者发表的第一篇论文,研究生署第一作者,甲方导师参与署名;或甲方导师署第一作者,研究生署第二作者,标注单位次序为甲方、乙方;乙方导师署第二作者或第三作者,同时标注为通讯作者。第二篇论文由乙方导师署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研究生署第二作者。第三篇文章再视贡献情况而定,以此类推。

       (2) “吴仲华班”的学生在专利、软件著作权、技术鉴定、奖励等科技成果中原则上不得署名,除非本人为主要贡献者,如属上述情况 ,署名规则由甲乙双方协商决定。

       (3)甲乙双方导师有其他约定的,科研成果归属由双方导师另议,须经甲乙双方共同批准。


附件2:

吴仲华班申请表

姓名


性别


年级


学号


专业


政治面貌


学制


联系电话


校内导师


意向校外导师


学习经历(含项目、获奖、论文等)


导师意见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附件3:部分吴仲华班联合导师介绍


1BF66


       金红光研究员,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热力学和能源低碳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现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报等学术期刊主编/编委,GCCSI国际机构CCS大使。发表论文、论著400余篇(部),获发明专利70余项。


E103


       韩巍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可再生能源与化石燃料互补利用机理与方法、综合能源系统集成优化与关键技术研发、新型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化石能源低碳利用等研究工作。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发明专利20余项。

10467


       刘启斌研究员,博士,长时规模储能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太阳能利用、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基础与应用研究。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20余项重大任务。发表论文160余篇,获发明专利40余项。曾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等。


FA5C


       韩东江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高端轴承及转子动力学研究,负责超高温热泵系统研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中科院A类先导子课题、两机专项子任务、中科院青促会人才项目等项目。发表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10371


       刘锋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热泵、制冷、除湿、多能互补的分布式供能关键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中科院A/C类先导专项子课题、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12F06


       刘泰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太阳能制燃料、天然气制氢脱碳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参与“能源有序转化”基础科学中心、基金委重大项目及中科院STS项目等项目。入选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托举工程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获发明专利10余项。


1361C


       冯乐军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研究,在能的综合梯级利用与全工况系统集成、中低温相变储能、功能性复合热泵等方面开展创新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高精尖项目等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获发明专利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