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化能学院2024年度志愿服务工作总结暨表彰会在松山湖校区大礼堂举行,会议以“雷锋精神薪火相传”为主线,回顾过去一年学院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丰硕成果,表彰年度先进集体和个人,激励更多学生投身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化能学院党委副书记杨方、辅导员袁志军、涂叶满、张博、黄千恩参加,大朗镇长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陈福珍女士受邀出席,会议由辅导员刘哲主持。

数字背后的温度:专业赋能点亮志愿星河
过去一年,化能学院注册志愿者累计达1200余人,占学院总人数98%以上,累计服务时长超7万小时,人均志愿服务时长超47.42小时。数字背后是青年学子用专业知识与赤诚之心书写的温暖篇章。化能学院志愿服务站站长曹旭涛介绍,志愿服务站工作遵循严谨流程,通过多元宣传方式,形成丰富活动矩阵。截至目前,累计发布活动612场,其中,2024年度发布活动94场。服务站积极拓展社会合作,开展多项特色服务,赢得广泛认可,下来将持续优化提升。



表彰先进团队和个人:双向奔赴的成长之路
会议对年度表现突出的志愿服务队、“优秀志愿者”及“优秀志愿服务工作者”进行表彰。优秀志愿者代表许金乐、曾昭柱、何晏宜、鲁文慧、谢楷锋依次分享经验。志愿者代表通过探讨志愿服务中施助与受助的关系,表达了志愿服务是双向救赎的观点;通过讲述致敬科学家青年志愿服务队的发展历程,对科技志愿服务提出建议;强调团队协作及根据服务对象调整活动形式的重要性;通过自己的故事分享如何成为一名合格志愿者的经验,以及从认知适配、互动设计、注意力管理三方面如何提升志愿者宣讲能力。

寄语未来:让志愿精神照亮青春征程
学院党委副书记杨方代表学院党委对志愿者们的付出表示感谢,向受表彰的同学表示祝贺。他勉励同学们要坚持以“奉献”为初心,厚植家国情怀;坚持以“友爱”为纽带,传递人性温度;坚持以“互助”为基石,凝聚集体力量;坚持以“进步”为目标,实现自我超越。期望下来能够更加主动对接社会需求,将志愿服务与双百行动紧密结合,发挥专业优势,打造具有学科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始终把社会责任扛在肩上,让雷锋精神永不褪色、志愿微光终成星河。
(撰稿:张晓玥,一审:张博,二审:袁志军,三审:杨方)